引子
每次聊起教育,都觉是一个复杂和沉重的话题。在我脑海里浮现出太多的词汇:牙牙学语、典故、自然知识、人造物认知、学数字、计算、论证、逻辑分支、组词造句、文法、讲叙解析、写作、文采、深意、发掘、兴趣爱好、艺术、体育、书法、特长杂艺、科学知识、历史、化学变化、探究、世界语言、高等数学、物理原理、电子原理、化学原理、哲学、社会经验、思维方式、性格表征、精神气质、学富五车、信手拈来、妙手回春、画龙点晴、抽丝剥茧、快刀乱麻、自由职业、独立思想、高瞻远瞩、卓越、伟大。
还有:基础教育、素质教育、精英教育、学术教育、大众教育、技能培训、高等教育、进修、攻读、造诣。
很想把这些东西串起来,打通任督二脉,还人生朗朗晴空。为什么朗朗,近些年的早期教育,家长身心俱疲,例不须举。
试试
怎么串?先姑且认为,凡事有出生之处,比如说失败乃成功之母,要否定也可以——失败再多还不如拼个爹,可惜不是人人都可以去拼,那这里到底有没有主线?
1.愚认为语言是第一要素,语言是人类文明的火种。学字、组词造句、开口说话、长篇大论都是语言这一条线。
2.思想是第二要素,通俗讲就是脑子好不好使,使对了方向没,使上了劲没,当然劲需要力气和其它外界因素配合,思想真的很重要,没有它人类永远不能进化为人。深意、发掘、思维方式、精神气质、高瞻远瞩都用这条线串。
前两者在发源的说法上,蛋与鸡的问题不好说,但时至今日,就是这么个顺利。其它都是前两者的产物、语言表达强了,不管书面的还是口头的,接受信息,大脑被动激活,学习训练,逐渐思维发酵,向着纵深纵宽扩展。技巧也好方法也罢,自然而来。东西越来越多,思维都不够有效整理,这个时候思维需要一个弟弟:
3.逻辑,干什么用的,排他的,科学化思维的。
其它一切都是表象了。都是以上3点去驱动了:比如韧劲等种种精神、方法等各种技巧、终生学习等各种理念、高效的各种习惯等等。字眼里的特长杂艺,有愚见,另文聊,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事情,这个字不值得放在这么一个大话题下。
剧终
以上浅见,没有引经据典,也没有科学认证,纯属400度近视的眼光,模糊和错认实难免,不过,还是坚持这个看法:英语、语文、数学,所有学科重中之重。英语虽然在学习阶段看,用途并不明显,但却是看世界的眼睛,这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