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子

前篇介绍了几门学科重要性之愚见,下面聊特长杂艺这个东西,有点细思和偏门,无意标准立异,算是一个发问吧。

观点

  • 古语云,三岁看大七岁看老。出处应该难找,民间流传。以个人的经历,七岁之前我屁都不懂,现在的小孩已经进化很多了,上一篇提到的思想很重要,一个人的思想还没形成,有什么东西能天生萌芽成吗?再想想,这里的大是什么?老又是什么?不是应该以运动发展的眼光看万物吗,凭什么就比较笃定?如果这个事情能用刻舟求剑一例就推翻,那可笑了。不知道这样分析是不是偏了题或钻了牛角尖。

  • 另一种意识,赶时间抢跑吗?什么不要输在起跑线上,早开发早甩开对手前方一片坦途。这种浮躁的叫嚣是不是有点急功近利了,什么是终身学习?

  • 搜索到了两个国际主流的教育学派观点

华德福教育的观点(网络引用):

1.生命最初七年,是四肢发展在起作用,而不是脑神经系统,生命力是在身体行动的意志上,而不是头脑的思考上。当身体需要能量成长发育时,应尽可能不要开发智力,不要干扰大脑。当大脑的生理发展还没有成熟就提前使用,会阻碍它的完善。就好像是一间还在建造的房子,急急忙忙把家具搬进去,只会弄得乱七八糟。所以,华德福教育坚决反对提前智力开发,而是提倡给予孩子充分地去做、去体验的空间和时间,借此发展孩子的意志力。如果我们把孩子生命成长的能量从手脚转移到大脑,本来应该动手做的年龄,却在用脑,应该是图像式思考的年龄,却变成了理性的概念式的思考,短期来看,孩子学到不少知识,长期来看,他很可能成为一个消极的人,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,甚至可能以疾病的方式体现出来。

2.七年分三个阶段,0-3岁的幼儿童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;3-5岁,幼儿的想象力和记忆力开始出现,想象持续2年,渐渐转化为思考,他发现每件事的意义,如做饭是为了吃;5-7岁的孩子在做和玩中开始思考,开始做有计划的游戏。

3.0-7需要非常细心呵护,若想教育好你的孩子,首先要教育好自己,因为孩子毫无保留地接受来自父母的一切,既包括流露出来的言谈举止,也包括潜藏于内心的潜意识。孩子生活在成人潜意识中,他们没有防御能力。斯坦纳要求老师,你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或动作,自己首先不能做,你不希望孩子有的有的念头,首先自己不能有。

蒙台梭利的观点(网络引用):

1.儿童个性建设阶段(0~6岁),这是个性形成的最重要时期。儿童3岁之前形成各种技能,3岁之后发展各种功能。

2.心理胚胎期(0~3岁) ,3岁前儿童虽然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变化,但他对所发生的事却记不住。在这个时期,各种能力都是分别地独立地发展着的。

3.个性形成时期(3~6岁) ,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从这个阶段开始进入一个真正的建设时期,因为他们现在能够从容自如地、自觉积极地应付其环境了。儿童先前在创造的各种潜隐的能力现在能够显露出来了,因为他们现在有各种机会在其周围世界中有意识地寻觅经验。此种经验或经历并不仅仅是游玩或一系列毫无目的的活动,而是其成长所必须从事的工作。这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阶段,主要由内在的敏感性引导儿童继续发展。发展的成功或失败,都直接影响儿童的个性。这个时期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通过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发展意识,二是充实和完善已形成的能力。儿童仍要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取印象,但这个时期的吸取是依靠积极的经验,即不仅要依靠感觉,而且要依靠手,手已成为能直接接触到的心理器官。3岁儿童经常用手做些什么,玩些什么,考察他们以前获得的印象是否正确,这样就能不断地促进他们心理的发展。因为智慧只能依靠存在而发展,需要有事物的环境提供给他活动的机会。活动可以使前一阶段建立起来的心理继续发展下去。这个时期由于儿童已能有意识地利用环境,因此便开始进入一个真正的个性建设阶段。将无意识获得的东西,给予有意识的加工和充实。以前隐藏的力量,现已显现出来。现在儿童从周围环境中得到的有意识的经验,已不再是游戏,也不再是漫无目的的活动,而是为成长而进行的工作。个性形成是儿童自己的功绩,是个长期而缓慢的活动过程。儿童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的心理,直到获得记忆、理解力和思维力。这时儿童已能思考,已有自己的愿望,对成人的影响更加敏感了。在成人的帮助下,他可获得一定的活动能力,能集中注意力,并对社会和文化学习发生了兴趣。由于这种能力和兴趣的增长,儿童就会很自然、主动地去接近成人,假如不被拒绝,他们就会为此而感到愉快满意,并能尊重成人和耐心听其指教。蒙台梭利称此时期为“幸福愉快的游戏时期”。

万象

各种观点,已被加以运用:

  • 幼教大势,都是尽早挖掘兴趣甚至是培养、开发兴趣,然后步入如火如荼的小中教育。

  • 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:表达培养、习惯诱导、个性栽培、主持与口才、琴棋书画、手工创意、舞蹈、拳脚、外语、声乐……有需求有供给,热火朝天。

  • 小中教育那也是苦不堪言,我楼上邻居,几乎每天家长都为学习,比如英语,跟孩子大战。现在有一些心声,学校对初入小学的孩子要求,比如识字和算术等,已到了过分的程度,幼教里都不教这些然后一个大跨跃,家长不得不开启漫漫的陪学序幕。所以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已经在幼儿期着手这方面的准备了,以免入小学难堪,这难道是一系列的链式反应?

身边

还好,儿子所处的幼儿园不教这些有的没的,也不教拼音数字,多是民间游戏,寓教于乐,寓理于乐,比如礼貌、谦让、团体等精神,以及培养各类自理能力、身体协调运动能力。

儿子爱唧唧呱呱,前段时间,去机构体验了一下主持人培训课程,基本形式就是老师(估计是兼职)引导话题与主导谈话,讲究形体和表达方式。

想着想着,我就落荒而逃了。

尾声

为什么逃了,其实不单是国际教育主流学派的观点,准确说我还没全面了解过这些观点。当时想到的点是:

  • 可能这是坑,如果一对一,质量还会有所保证,一个对七八个,那不就是一群孩子在一起玩儿,这跟学校有什么区别,百多块一个钟可能也是浪费,如果一对一花个三四百或许才能达到初衷成效,当然我没有一对一的方案也没去了解,因为疑问继续。

  • 我的初衷不是看中发展成一个少年主持人,只希望他能表达更合理(比如文法和音调),更有兴趣去表达。感觉这个功夫更多在平时,比如耐心鼓励他与善于倾听他,若做不到再多培训也枉然。

  • 要说真有兴趣,可不可以发展为职业,有这个可能,但目前的兴趣不是最重要的,主持人应该是一个综合的素质:语言组织与表述能力、各类知识沉淀、思维及表述习惯,甚至个性、平台、机遇等等各种因素才能造就,很多现在根本看不出来,也不是一个看似兴趣的东西能解决。存在着一种情况:某些优秀的主持人并不是科班出身,也未经什么严格训练,但也不妨碍他碾压绝大多数其它主持人。主要是说有这么个情况,当然可能有以精英概全之嫌。

  • 另外一点就是,所谓杂艺特长培育,肯定是要花时间,在这有时间了,孩子在其它方面就没时间了,这些东西并不一定适合他,他这个年龄所谓的东西都是被动接受而已。

  • 要不这样想,孩子有个时间打发,跟学友玩玩,听听老师的教育,总有一点成效吧,然后自信也有了,如果能登台表演那将是良性循环呀,这总算是积极的方面吧。。。不过,这里打一个比方,不一定严谨,有部分大学生忙活于社团、班务,说是一种社交能力组织能力,但如若他这个能力无法转换为生产力或加分项,也没有启迪作用,恰恰,本应学有所成的专业又忽视了,出来找工作,那尴尬也是酸爽的,在这个现世的社会里,这样想虽然有些功利但也是这个事。

越说越远了,但哪个事又容易了。